close

內容來自hexun新聞

可燃冰何時燃

3月12日,從日本傳來瞭“最大新型能源”的消息:日本經濟產業省宣佈,由日本石油天然氣和金屬礦產公司領導的實驗小組當天從愛知縣附近深海的可燃冰層中提取出甲烷,成為世界上“首個掌握海底可燃冰采掘技術”的國傢。3月13日,日本石油天然氣和金屬礦產公司也隨後宣佈,“爭取在2019年3月前將可燃冰技術投入使用,並期望屆時帶來一種較為潔凈的能源供應”。“可燃冰確實是具有開采潛力的資源,但2018年就實現商業化開采,難度不小。”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說,“一方面,從已知的一些資料看,可燃冰開采對環境帶來的風險非常大,日本真的就看不到?另一方面,資源領域的大動作都伴隨著龐大資金流的‘異動’,但現在,幾乎看不到有任何國際資本進入可燃冰開采領域的消息。”所謂可燃冰,又稱“天然氣水合物”或“氣冰”,分佈於深海沉積物或陸域的永久凍土中,由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的結晶物質。大國均有研究對於日本的最新舉動,有觀點稱,在日本開采技術獲得突破後,中國、美國和俄羅斯等能源消費和生產大國亦將伴隨日本的步伐,加大對可燃冰領域的研究。其實,沒有哪個國傢對可燃冰放松警惕。資料顯示,西方發達國傢美國、英國、德國和加拿大上世紀60年代就開始對可燃冰進行研究。更早在1969年,前蘇聯在西伯利亞一口1400米深的勘探井中,偶然發現瞭世界上第一個天然氣水合物氣田(可燃冰)——麥索亞哈氣田,這也是全球迄今為止惟一一個對天然氣水合物進行商業性開采的氣田。中國地質工作者2008年在祁連山(600720,股吧)凍土區發現瞭可燃冰。作為世界第三凍土大國,科學傢粗略估算,中國遠景可燃冰資源量至少有350億噸油當量。事實上,中國是全球可燃冰資源最豐富的國傢。中廣網2011年曾報道,目前全球總共有116處地方發現瞭可燃冰,預計全海域資源相當於全球690億油當量,南海占大部分,“初步估計,南海可燃冰資源量相當於650億噸石油,夠中國使用130年。據目前掌握的情況,南海的可燃冰可能主要集中在東沙、西沙和神狐等海域”。而據官方媒體報道,中國地調局曾制定瞭為期11年的計劃,分3個階段實施:2010年起的第一個三年,開展靶區優選研究,施工鉆探試驗井,開展勘查技術研發工作;2013年起,再用3年時間重點開展資源勘查工作,開展生產試驗先期研究;在此基礎上,2016年起,用5年時間開展資源勘查工作,同時進行生產試驗研究。頁巖氣最靠譜對此,分析人士認為,一旦可燃冰資源得到深度開發,或將改變全球的能源消費結構,中國、日本等消費大國不再需要依賴來自中東的原油,美國即使在不遠的將來成為能源凈出口國,也不會對新興國傢的能源安全造成威脅。“考慮到可燃冰巨大的儲量,日本率先開發可燃冰將產生示范效應,推動全球能源結構的轉型。”中國石油(601857,股吧)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王震對媒體說。不過,林伯強認為,上述猜測都是建立在可燃冰能在短期內實現大規模商業化開采的“假設”。“真正的情況是,可燃冰開采目前基本上還都在實驗室階段,未來開采仍存在極大的風險和不確定性。”林伯強說,“一方面,可燃冰現階段開采成本非常高,遠高於原油開采的成本;另一方面,已知的情況是,一旦開采可燃冰,很可能對當地的凍土或海洋生態環境產生極大破壞,如強行開采,恐將得不償失。”“由於甲烷水合物的化學狀態不穩定,開采時會泄出數百萬噸甲烷泡。這將導致可燃冰大量氣化,擴散至大氣中,甚至可讓地球平均氣溫在10年內上升4攝氏度,加速全球變暖。”日本媒體也擔心,“在海中放置大量開采機器,勢必將會破壞海洋生態系統。”“目前來看,真正有可能改變全球能源消費結構的還是頁巖氣。”林伯強認為,因為,美國已證明,頁巖氣能大規模商業化開采,至少,全球的氣價已因美國的頁巖氣資源的出現,從2005到現在大規模降低。var page_navigatio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page_navigation');if(page_navigation){ var nav_links = page_navigation.getElementsByTagName('a'); var nav_length = nav_links.length;//正文頁導航加突發新聞 if(nav_length == 2){ var emergency = document.createElement('div');emergency.style.position = 'relative';emergency.innerHTML = '

新聞來源http://news.hexun.co甲種建地怎麼貸款比較會過件m/2013-03-14/152060443.html

桃園市車貸
arrow
arrow

    姿亦愛shopp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